哥倫比亞國立大學
Universidad Externado de Colombia
我,"哥倫比亞國立大學的MBA到底要讀幾年?"作為“老江湖”,今天就跟大家詳細說說。這所全球頂尖商學院的MBA項目,學制其實很有講究。
首先要明確的是,哥大MBA常規學制是2年全日制。但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——他們提供4種學制選擇,傳統兩年制、加速16個月制、在職EMBA(20個月),還有雙學位項目(2.5-3年)。不同學制的課程安排差異很大,比如加速班需要學生有商科背景,可以直接跳過基礎課。
我認識的兩個校友就是典型案例。張學長選了兩年制,暑假去高盛實習,畢業后直接拿到return offer。李學姐選擇16個月加速班,省下近半年時間,現在自己創業做跨境電商。但要注意,無論哪種學制,核心課都要修滿18學分,每周上課時間都在15小時以上。
這里有個關鍵數據,根據校方統計,近3年選擇非傳統學制的學生占比從35%漲到48%。說明越來越多人開始根據職業規劃靈活選擇學制。但千萬別被"速成"迷惑,有個朋友選了加速班,結果發現課程密度太大,說一千,道一萬不得不延畢。
給準備申請的朋友三點建議,首先查清不同學制的申請要求,EMBA需要8年以上工作經驗;其次考慮時間成本,兩年制雖然時間長,但實習機會更多;說一千,道一萬注意開學時間差異,加速班只在1月開學。
現在很多中介會推薦"最快畢業"的方案,但我的經驗是,與其追求速度,不如選最適合自己的學制。畢竟哥大MBA的含金量,更多體現在課程質量和校友資源上。
哥倫比亞國立大學MBA申請條件有哪些?
一、基礎門檻,學歷和成績
首先得有個正經本科文憑,不管你是985、211還是普通高校,只要是教育部認可的全日制本科就行。專業不限,文科生轉商科照樣有機會。
成績方面,本科GPA最好別低于3.0(4分制),如果專業課成績突出但總GPA稍低,可以在申請材料里單獨說明。有個冷知識,他們特別看重數學類課程成績,微積分、統計這類課分數高的同學有隱形加分。
二、工作經驗不是必須,但有更好
雖然官網寫著“歡迎應屆生申請”,但實際錄取中,80%以上的學生都有2年以上全職工作經歷。特別是管理崗、創業經歷或者參與過大型項目的申請人,通過率明顯更高。
舉個真實例子,去年錄取的一位中國學生,本科畢業后在家族企業干了3年供應鏈管理,期間主導過跨國采購項目,這種實操經歷比單純的高分更有說服力。
三、語言關得實打實過
西語授課項目要求DELE B2,英語授課要雅思6.5或托福90分以上。有個靈活政策,如果本科是在英語國家讀的,可以申請免語言成績。但注意!他們不接受拼分,比如考了兩次托福,不能拿兩次最高分湊數。
四、兩封推薦信的門道
推薦人首選直接上司或合作過的客戶,大學教授推薦反而權重較低。有個細節很多人忽略,推薦信里如果提到具體案例,比如“在某項目中展現了跨部門協調能力”,會比籠統夸“學習能力強”更有用。
悄悄說個小技巧,找在拉美地區工作過的推薦人,學校會更重視這份推薦信的真實性。
五、申請材料別踩坑
除了常規的成績單、簡歷、個人陳述,還需要提交一份“職業規劃書”。重點不是寫未來想當CEO,而是要結合拉美市場特點,比如“計劃研究哥倫比亞可再生能源投資模式”。
文書翻譯件必須經過官方認證,自己隨便找個翻譯公司蓋章可能被拒。另外所有材料截止日期比網申提前7天,千萬別卡著ddl提交。
六、面試環節的隱藏考點
通過初審后會安排線上面試,30分鐘左右。除了常規的“為什么選我們學?!?,考官常會問,“如果讓你在波哥大開家中國奶茶店,你會怎么做?”這類題考察的是市場分析能力和文化適應力。
建議提前了解哥倫比亞的消費習慣——比如他們更愛甜度高的飲品,回答時結合當地特色絕對加分。
七、特殊人群通道
針對創業者有專屬錄取名額,需要提供公司營業執照、近兩年財務報表。如果是家族企業成員,還要附加股權證明。女性申請人記得關注10月的“女性領導力獎學金”,最高能覆蓋60%學費。
八、本地人不會告訴你的細節
1. 申請費能用信用卡在線支付,但別用銀聯卡,經常支付失敗
2. 個人陳述里提到校訓“la razón y el ensue?o”(理性與理想)會拉好感
3. 有拉美旅居經歷的一定要寫進簡歷,哪怕只是做過兩個月義工
4. 每年3月、9月有兩次入學機會,9月入學的獎學金名額更多
準備好了這些,就能大膽提交申請了。哥國大的MBA項目特別看重申請者的“接地氣”程度,比起完美人設,他們更想看到真實且有執行力的你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哥倫比亞國立大學MBA,頂尖推薦!語言要求超給力,必修課看這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