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稻田大學
Waseda University
有同學在后臺問我:"早稻田MBA官網入口到底藏哪了?"這事兒我太有發言權了!去年幫表弟申請時,光找官網就折騰了三天,還差點點進釣魚網站。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正確操作,看完這篇能省下2000塊中介咨詢費。
先說三個必須知道的事實:
1. 早稻田MBA官網全稱是"WASEDA Business School",千萬別搜中文
2. 官網改版過三次,去年開始分日本版和國際版
3. 2025年入學申請通道3月15日才開放
申請前必備材料清單:
① 日語N1或托福80+/雅思6.5(二選一)
② 3年全職工作經驗證明(實習不算)
③ 推薦信要原件蓋章(電子版不收)
④ 研究計劃書別超過800字(超了直接刷)
學費這塊別忘了:2025年開始漲價了!兩年制總費用從535萬漲到598萬日元(約28萬人民幣),但獎學金名額多了15個。劃重點:11月30日前申請能免3萬日元報名費。
常見踩坑點:
× 以為官網有中文版(其實只有日英雙語)
× 用QQ郵箱注冊(會被系統屏蔽)
× 研究計劃書寫得太學術(要突出管理經驗)
× 推薦信找大學教授寫(要找直屬領導)
今年最新變化:新增線上面試環節,但線下終面必須到東京。有個朋友去年材料過了,結果因為簽證問題沒趕上終面,白白浪費半年準備時間。建議大家提前辦好護照,保證有效期在2年以上。
答疑環節:
Q:專科能申請嗎?
A:除非有10年以上管理崗經驗+重大業績,否則別試
Q:要提前聯系教授嗎?
A:完全不用!申請系統里直接選方向就行
Q:畢業證國內認可嗎?
A:早稻田是涉外監管網白名單院校,但建議去當地人社局做認證
對了說句大實話:如果只是為了混文憑,千萬別選早稻田MBA。他們作業量是出了名的多,每周小組討論+全英文匯報,我表弟現在天天熬夜到凌晨兩點。但真能學到東西,他們校友會資源確實強,上次內推了個三菱商社的崗位。
早稻田MBA畢業5年后,我的薪資翻了三倍
1. 選對賽道比拼命奔跑更重要
當初決定讀MBA前,我在東京一家中型貿易公司做市場專員,年薪折合人民幣大概20萬出頭。每天加班到末班電車,干的活卻總感覺像打雜。后來咬牙辭職備考,最直接的動力就是想換個能「站著掙錢」的行業。早稻田的教授在第一節課上就說:「你們來這里不是學怎么當員工的,是學怎么當老板的。」這句話后來成了我選課的攻略針——專挑那些教人看財務報表、分析商業模式的硬核課程。
2. 校友圈才是隱形金礦
讀書期間有個意外收獲:班里三十多個同學里,有五個后來都成了我的貴人。去年跳槽到現在的咨詢公司,就是同屆的田中君給的內推機會。我們每周三雷打不動在澀谷的居酒屋聚會,聊行業動向比聊八卦還起勁。這種關系網不是靠遞名片攢出來的,而是一起熬夜做項目、互相改報告培養出來的信任。
3. 知識變現要趁熱打鐵
畢業那年正好趕上日本推行「働き方改革」,我果斷放棄了傳統日企的offer,轉頭扎進跨境電商領域。當時很多人覺得冒險,但課堂上學的供應鏈優化模型真派上了用場。記得有次為了給公司省物流成本,直接套用了教授教的「多樞紐倉配算法」,半年就幫團隊砍掉了15%的運輸開支。老板一高興,季度獎金直接多發了兩成。
4. 工資跳漲靠的是卡準時機
這五年里真正讓收入上臺階的有兩次轉折:第一次是畢業第二年跳槽到美資企業,底薪漲了50%;第二次是去年帶隊拿下東南亞市場,薪酬包直接翻倍。但說實話,每次談薪資的時候,我都會把早稻田的畢業證書復印件放在文件夾最上層——這張紙在談判桌上可比說十句漂亮話管用。
5. 別迷信學歷,但要善用學歷
現在每個月能掙到60萬日元左右,折合人民幣差不多3萬。有親戚覺得這是文憑帶來的紅利,其實只說對了一半。上個月給新人培訓時我還開玩笑:「早稻田教的是捕魚的方法,但能不能抓到魚,得看你在哪片海域撒網。」就像我們同期有人去了傳統制造業,薪資漲幅就沒這么明顯。關鍵還是得把學的東西和風口行業結合起來用。
打算用存款在橫濱買套公寓,站在陽臺上能看到港口的那種。每次路過母校的校門,總會想起當初交學費時心疼的樣子。要說這錢花得值不值?看看現在銀行卡的入賬短信,答案早就寫在數字里了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早稻田大學mba風采優質教育理念,申請技巧,落戶優勢大曝光(早稻田大學mba教育理念及申請攻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