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特利爾大學
Université de Montréal
"花30多萬讀蒙特利爾大學MBA到底劃不劃算?"作為在加拿大生活7年的“上岸人”,我特意采訪了12位在讀生和畢業生,整理出這份最接地氣的測評報告。
先說硬指標:蒙特利爾大學HEC Montréal商學院是加拿大首個獲得三重認證(AACSB、AMBA、EQUIS)的商學院,全球僅1%的商學院有此殊榮。2023年《金融時報》全球MBA排名中,其畢業生薪資漲幅排加拿大第3,3年平均薪資約合人民幣85萬。
但光看數據不夠,關鍵要看實際體驗:
1. 課程設置特"實誠"
項目管理課直接對接當地企業真實案例,我朋友小組去年幫龐巴迪優化了供應鏈,節省了200多萬加元成本。就業中心每周更新崗位,去年83%學生在畢業前拿到offer。
2. 校友圈比想象中給力
北美校友會定期組織行業交流會,去年有位學長的初創公司就是通過校友會拿到天使投資。更驚喜的是,很多人脈資源在讀期間就能用上。
3. 隱性福利太劃算
學費含帶薪實習項目,最多可抵8個月工作經驗。法語區政策優勢明顯,畢業走PEQ移民比安省省提名快半年。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,子女可享受魁省公立教育,大學學費比國際生便宜2/3。
重點來了——哪三類人最該考慮?
?? 想扎根北美的技術人才(尤其AI、航空領域)
?? 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中層管理者
?? 注重性價比的留學家庭(比美國同類項目省40萬)
不過要提醒:課程強度真的大!同學小王說第一個月就熬了5個通宵。法語零基礎的建議提前半年學基礎日常用語,否則超市買菜都困難。
個人覺得:
值不值關鍵看個人規劃。如果是為移民鋪路或進北美名企,這筆投入絕對物超所值;如果單純想鍍金回國,建議優先考慮國內知名度更高的院校。
下期預告:《蒙特利爾大學MBA申請別上當門道:這些材料千萬別漏交》
蒙特利爾大學MBA申請“防坑”門道:這些材料千萬別漏交
一、成績單別隨便交 蒙大對成績單要求特別較真。國內畢業的必須提交中英文對照版本,而且得蓋學校紅章。千萬別自己翻譯完就交,學校不認!找教務處開官方翻譯件,或者找公證處做雙語公證。如果畢業多年聯系不上原學校,提前找學信網做認證,別等到截止日期前手忙腳亂。
二、推薦信要找對人 兩個推薦人千萬別隨便湊數!蒙大特別看重推薦人和你的真實關系。優先找直接帶過你的大學教授,或者現任直屬領導。有個真實案例:去年有個申請者找了公司大老板寫推薦信,結果推薦信里連具體工作內容都寫不清楚,直接被招生辦打回來重寫。記住,推薦信內容要具體到項目案例,別整虛頭巴腦的夸獎。
三、簡歷別寫流水賬 MBA申請簡歷和找工作簡歷是兩碼事!重點突出管理經驗和團隊成果。舉個反面教材:有人把大四實習發傳單的經歷寫了兩行,真正帶過10人團隊做項目的經歷卻一筆帶過。正確做法是用數據說話,比如"帶領5人小組完成跨境營銷方案,實現季度業績增長37%"這種表述更抓眼球。
四、個人陳述避開三大雷區 1. 別寫小作文:開頭別用"我從小立志..."這種套路,蒙大教授更想看你對行業趨勢的見解 2. 少用形容詞:把"出色的領導能力"改成"在XX危機中協調3個部門完成應急方案" 3. 必答隱藏問題:一定要解釋為什么選擇蒙大而不是其他商學院,可以提蒙大的雙語教學特色或者本地企業資源
五、語言成績注意有效期 英語授課要雅思7或托福100,法語項目要TEF/TCF。特別注意:蒙大要求成績單必須由考試中心直郵!自己上傳的掃描件只能作為臨時材料。有個血淚教訓:去年9月有個申請人雅思過了卻忘了申請官方送分,結果材料狀態顯示"未完成",差點錯過輪次錄取。
六、工作證明要玩真的 3年工作經驗是硬門檻,但兼職/創業經歷也可能被認可。需要準備: 1. 在職證明中英文版(包含職位、在職時間、工作職責) 2. 工資流水或納稅記錄 3. 如果是創業者,準備營業執照+公司銀行流水 特別注意:實習經歷不能抵扣工作經驗,但高質量的實習可以放在簡歷加分項里
七、容易被遺忘的附加材料 1. 護照信息頁掃描件(有效期必須覆蓋整個學習期間) 2. 預注冊費支付憑證(很多人在提交后忘了下載收據) 3. 視頻面試確認函(收到面試邀請后24小時內必須回復) 4. 課程描述(轉學分申請者需要提供本科課程大綱英文版)
我強調一點:所有中文材料必須附帶認證翻譯件,千萬別自己用翻譯軟件搞!蒙大官網明確要求翻譯件須由持牌翻譯或公證處出具。去年有個申請人自己翻譯成績單,結果專業課程名稱翻譯不準確,被要求重新提交耽誤了兩個月。
申請費別拖到說一千,道一萬交!蒙大MBA申請通道經常在截止日前48小時出現系統擁堵,遇到過有人卡點繳費結果網頁崩潰,眼睜睜看著申請通道關閉。建議材料準備齊全后,提前三天完成繳費和最終提交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蒙特利爾大學MBA綜述,教學質量、教育水準和必修課 (了解蒙特利爾大學MBA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