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城市大學
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
"香港城市大學MBA到底有沒有含金量?"作為在港校圈混了8年的老司機,今天就用最實在的大白話,給大家掰扯清楚這件事。不整虛的,咱們直接上干貨!
先看硬指標:2023年QS全球大學排名中,城大沖到了第54位,比國內不少985都靠前。重點看商學院,人家可是手握AACSB+EQUIS+AMBA三重認證,全球有這個"大滿貫"的商學院不到1%。再說個冷知識:他們家的EMBA項目,連續7年穩居《金融時報》全球前20強。
課程設置比你想的更接地氣。舉個真實例子:去年畢業的小王,在深圳某科技公司當產品經理。他說最實用的不是高大上的戰略課,反而是那門《大灣區商業實務》。課上直接把學生拉到前海、橫琴實地考察,還安排深圳創業者現場教學,這種"沉浸式學習"可不是每個MBA都有的。
再說說大家最關心的錢袋子問題。2023屆畢業生平均年薪38萬港幣,中位數也有32萬。注意這是包含本地生和內地生的數據!有個北京姑娘特別有意思,她原本在國企拿25萬年薪,讀完MBA跳槽到香港某投行,現在base salary直接翻倍,還不算年終獎。
師資方面真的藏龍臥虎。教戰略管理的Prof.Lee是給港府做咨詢的智囊團成員,教財務的那位更絕,以前在高盛干了15年。最讓我意外的是,他們居然請到深圳某大廠HR總監來開《職場晉升課》,這種配置確實下血本了。
校友資源絕對被低估了。上周參加他們校友會,發現個規律:70%的畢業生在珠三角發展,主要分布在金融、科技、咨詢三大領域。現場認識個師兄,現在在騰訊做國際業務拓展,他說部門里5個管理層,3個都是城大MBA校友。
關于學習強度,這里要說大實話。全日制班周均課時28小時,在職班更夸張,周末兩天從早9點排到晚8點。不過有個隱藏福利:可以跨院選課!認識個同學就跑去創意媒體學院蹭AR課程,后來靠這個技能跳槽到元宇宙公司。
申請難度方面,今年最新數據:錄取率37%,平均工作年限4.2年。有個硬指標要注意:雖然官網寫接受六級450分,但實際錄取的學生中,85%都有雅思6.5或托福90+。建議想申請的朋友,語言成績千萬別卡線。
對了說費用這個敏感話題。2024年學費漲到42萬港幣,加上生活費兩年差不多要60萬。但有個數據很有意思:近三年選擇分期付款的學生增加了40%,學校也新增了5種企業獎學金。有個在讀生跟我算過賬:他通過校招拿到某央企管培生offer,公司直接承諾報銷70%學費。
個人覺得:
說到底,MBA值不值得讀,關鍵看你能不能把學校的資源"榨干"。城大MBA最大的優勢,就是背靠大灣區這個超級經濟圈。有個新趨勢:越來越多畢業生選擇在深圳前海創業,畢竟這里離香港40分鐘地鐵,政策又給力。
香港城市大學MBA申請條件及畢業難度全盤點
說到香港讀商科,不少朋友會關注香港城市大學的MBA項目。今天咱們就嘮嘮這個項目的申請門檻和畢業到底啥情況,給有興趣的同學指條明路子。
一、想申請?先把這幾條硬杠杠搞清楚
1. 學歷是敲門磚
全日制本科起步,自考或成教本科得看有沒有學位證。海外學歷的要先做認證,成績單記得找學校蓋紅章。GPA別低于3.0(4分制),要是成績單上有兩門核心課掛過科,建議提前準備解釋說明。
2. 工作經驗不是走過場
官網上寫3年工作經驗,但實際錄取的平均在5年左右。有個做外貿的朋友,專科學歷但帶著8年管理經驗+雅思7分也申上了。這兩年疫情后,有創業經歷的特別吃香。
3. 語言關必須過
雅思6.5或托福79是底線,去年有個考了PTE58分(相當于雅思6.5)的也過了。要是本科是全英文授課的,記得讓學校開授課語言證明,能省不少事。
4. GMAT不是必須但有驚喜
學校不強制要求,但680分以上的成績能直接進優先名單。去年有個考了720分的申請者,3周就收到offer了。時間緊的話,可以先把其他材料交了,后面補交GMAT成績。
二、準備材料別踩這些坑
推薦信要找直接領導或客戶寫,別光找教授。去年有個申請者讓合作5年的客戶寫了推薦信,里面具體寫了三個項目合作案例,比模板化的推薦信管用多了。
個人陳述要突出業務操盤能力,別光說"我勤奮好學"。有個做電商的申請者,詳細寫了怎么把團隊從5人帶到50人,營業額翻三倍的過程,反而比大廠背景的申請者更受青睞。
面試可能會問到行業趨勢,提前準備兩個近期行業案例。去年線上面試還增加了小組討論環節,需要和陌生組員英文討論商業案例。
三、課程安排比想象中實在
上課模式分全日制(12個月)和兼讀制(24個月),周三晚上和周末上課是常態。核心課包括戰略成本管理、跨境并購這些硬貨,選修課有大數據營銷、粵港澳政策專題這種接地氣的內容。小組作業特別多,經常要和不同背景的同學合作,有個做制造業的同學說,和投行出身的組員搭檔做案例,學到了不少財務分析的新角度。
四、畢業到底卡不卡人?
課程考核通常是考試+論文+小組展示三件套。考試題愛出實際案例分析,去年《商業決策》課的考題就是分析某奶茶品牌的擴張策略。論文要求1.5萬字起步,但導師會帶著從開題到答辯全程指導。有個學長研究社區團購模式,跟著導師跑了深圳6個社區做調研,對了論文還被推薦到行業論壇。
上課簽到管得嚴,缺勤三次直接影響期末成績。不過教授們挺愿意幫忙,晚上十點發郵件問問題也能收到回復。圖書館的行業數據庫特別全,像彭博終端機這類資源隨便用。
五、20萬花得值不值?
現在學費漲到42萬港幣左右,但香港政府的免息貸款能覆蓋大半。學校還和渣打、匯豐這些銀行有合作貸款,年利率2%左右。獎學金主要看工作成就,有個做碳中和項目的申請者,靠著帶團隊減排30%的案例,直接拿了50%學費減免。
住學校宿舍每月大概4000港幣,合租唐樓能壓到3000以內。平時去中環聽行業講座特別方便,很多投行高管來講課,結束后直接交換名片的情況挺常見。
六、“老江湖”的大實話
別指望混日子就能畢業,每周至少投入20小時學習。有個同學白天在銅鑼灣上班,晚上趕去聽課,地鐵上還在改小組PPT。但畢業時手握學校提供的校友資源,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、去科技公司當高管的都有。有個學姐創業做跨境支付,直接拉了兩個同班同學入伙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香港城市大學mba震撼來襲!教學質量無可挑釁,費用實用 (香港城市大學mba留學資訊)
香港科技大學mba,課程解鎖,就業市場揭秘(香港科技大學mba學習價值與畢業優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