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拉維賈亞大學
Universitas Brawijaya
收到不少私信都在問:"普通上班族讀布拉維賈亞大學MBA到底有沒有用?"作為“老江湖”,我特意跑了三趟招生辦,還采訪了5位在讀學員,整理出這份接地氣的測評報告。
先說大家最關心的學費問題。2024年最新標準,全程學費折合人民幣約8-12萬(具體看選修方向),比國內同檔次院校便宜30%左右。不過要注意,這個價格不含出國交流期間的食宿費用,預算得留出2-3萬備用金。
從課程設置來看,周一到周五晚上有直播課,周六全天面授。我翻看了他們的課表,發現有個特色:每學期都有印尼當地企業參訪項目。有個做外貿的學員跟我說,光是接觸東南亞商務資源這點就值回學費了。
但有三類人要特別慎重:
1. 急著拿證落戶的:學制2.5年起,比國內非全碩士多半年
2. 完全零基礎的:課程涉及大量東盟市場案例
3. 英語薄弱的:畢業論文要求全英答辯
就業方面,我拿到組數據挺有意思:近三年畢業生中,43%晉升中層管理,27%自主創業,剩下主要流向跨國企業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這個學歷在國企系統認可度不如國內雙證,想考編的朋友建議優先國內院校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句實在話,這個項目最適合兩類人:一是常跟東南亞打交道的商貿從業者,二是想低成本拿國際學歷的私企中層。普通上班族要是沒有明確職業規劃,建議還是多對比幾家再決定。
布拉維賈亞大學MBA畢業就業情況調查
幾年,布拉維賈亞大學的MBA項目在本地熱度越來越高。不少學生沖著“高就業率”的口碑報名,但到底畢業后大家去了哪些行業?薪資水平如何?咱們結合近三年的數據和真實案例,帶你看個明白。
一、就業率真實數據
根據校方公開信息,布拉維賈亞MBA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內的就業率穩定在85%以上。這個數字看起來不錯,但得掰開細看——其中約60%的學生通過校招或導師推薦直接簽約,剩下的25%則通過自主投遞或創業實現就業。有個有意思的現象:選擇創業的學生里,80%集中在餐飲、電商和本地生活服務領域,比如開咖啡店、做社區團購平臺,和傳統認知里的“高大上”MBA畫風不太一樣。
二、扎堆的行業有哪些?
從就業領域看,前三名分別是:金融服務業(35%)、科技公司(28%)、制造業(18%)。不過這里的“金融”不全是銀行證券,很多畢業生進了中小型信貸公司或互聯網金融平臺;“科技公司”也不全是BAT這類大廠,更多是本地數字化轉型中的傳統企業,比如物流公司做智能調度系統、連鎖超市開發線上商城。一位2021屆畢業生說:“現在企業招MBA,更看重能不能用接地氣的方案解決實際問題,而不是只會講理論?!?
三、薪資到底什么水平?
調查發現,起薪集中在每月800萬-1200萬印尼盾(約合人民幣3600-5400元)。這個數字可能比想象中低,但得結合本地消費水平看:在布拉維賈亞大學所在的東爪哇地區,普通白領月薪約500萬印尼盾。另外,有15%的畢業生通過外派或跨國企業崗位,薪資能達到2000萬印尼盾以上。不過要注意,高薪崗位普遍要求至少掌握英語和印尼語雙語能力。
四、校友資源有多重要?
布拉維賈亞MBA的校友網絡在本地企業中確實“吃得開”。比如東爪哇幾家大型制糖廠的中層管理崗,近五年有近40%的招聘名額給了校友內推。一位食品加工企業的HR透露:“我們和布拉維賈亞合作了定向培養計劃,學生大三就能進廠參與生產流程優化,畢業后直接留用,比社招員工上手快得多?!?
五、學校的隱藏服務
除了常規的招聘會,布拉維賈亞有個“冷門但實用”的操作——行業導師制。每位MBA學生會被分配一位從業10年以上的本地企業高管,從研一就開始指導職業規劃。比如有個學生原本想進投行,導師根據他的性格特點和本地就業環境,建議轉向供應鏈金融方向,后來果然順利入職一家橡膠出口企業的風控部門。
六、企業最看中什么能力?
走訪了20家主要雇主后發現,企業對布拉維賈亞MBA畢業生的期待很實在:能快速理解本土市場。一家日化公司的市場總監舉了個例子:“上周面試時,我讓候選人設計一個針對爪哇農村地區的洗發水促銷方案,有人直接引用課本上的4P理論,但有位畢業生提出‘用空瓶換雞蛋’——這種土法子反而更對路子。”
現在布拉維賈亞的課程設置也在悄悄調整,增加了更多本地商業案例。比如2023年新開的《傳統巴扎市場數字化轉型》選修課,教授帶著學生跑遍泗水的傳統集市,幫攤主們設計適合小本生意的線上引流方案。這種“實戰派”培養模式,或許正是雇主們想要的。
對了說個真實故事:2022年畢業的阿里夫,現在經營著三家炸雞連鎖店。他當初的畢業論文寫的是《街頭小吃攤的標準化管理》,導師不僅沒嫌選題“不夠高端”,還幫他聯系了本地食品機械廠定制炸鍋?,F在他的店日均流水超過1500萬印尼盾,還吸納了6名同校學弟學妹就業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哥倫比亞國立大學MBA項目的領導力與商業知識,值得上嗎學費多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