赫爾大學
University of Hull
收到不少粉絲私信問:"我今年30歲,普通公司小主管,讀赫爾大學MBA到底值不值?"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聊聊這個事。廢話不多說:值不值要看具體情況,有人讀完工資翻倍,也有人后悔得拍大腿。
先給大家科普下赫爾大學MBA的基本情況。這學校在英格蘭東北部,QS排名500左右,正經的英國公立大學。最大優勢是性價比高,學費15-20萬就能拿下,比很多動輒三四十萬的MBA項目實在。上課時間靈活,支持周末網課+寒暑假集中授課,特別適合咱們打工人。
重點來了,哪些人適合讀?我個人覺得了三類:
1)中小企業的中層管理,想鍍金升職的
2)傳統行業想轉行到外企的(英國學歷在500強挺吃香)
3)家里做生意的,需要海外資源和人脈的
但有三類人我勸你慎重:
1)在體制內工作的(國內更認985/211)
2)剛畢業沒工作經驗的(MBA要的是實戰交流)
3)指望讀個MBA就能移民的(英國現在工簽卡得嚴)
說說我表姐的真實案例。她之前在外貿公司做跟單,年薪12萬左右。讀完赫爾MBA后跳槽到一家中英合資企業,現在年薪28萬+項目分紅。不過她同期有個同學是做餐飲的,讀完發現對生意沒啥幫助,現在腸子都悔青了。
費用方面要算細賬:
學費:約18萬人民幣
材料費:2萬左右
出國答辯:2-3萬(可選)
總花費控制在25萬內比較合理。注意別被中介忽悠報高價班,課程內容其實都一樣。
申請竅門說三個:
1)推薦信找直屬領導寫比找大領導有用
2)工作證明要體現管理經驗(哪怕管3個人也算)
3)英語不好別怕,有語言班可以讀
對了說句大實話:這學歷不能雪中送炭,只能錦上添花。如果你現在月薪五千指望讀完變五萬,建議醒醒。但要是想在現有基礎上再上個臺階,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赫爾大學MBA申請,這三個坑千萬別踩
第一坑:材料“湊合交”,直接進“冷宮”
赫爾大學MBA的申請材料看著不復雜,但千萬別隨便對付。成績單翻譯件沒蓋章、推薦信沒簽名、個人陳述套模板……這些“小問題”分分鐘讓你被招生官打上“不認真”的標簽。
比如去年有個朋友,工作背景不錯,但圖省事直接用了網上找的個人陳述模板,結果內容太泛,沒突出自己跟赫爾MBA課程匹配的點,對了被拒。招生官明確反饋:“我們想知道你為什么選赫爾,而不是其他學校。”
“躲坑”建議:
1. 成績單、畢業證等文件必須找正規翻譯機構蓋章,自己翻譯的無效;
2. 推薦信一定要用推薦人公司郵箱發送,手寫簽名掃描件更保險;
3. 個人陳述重點寫“你能為項目帶來什么”,結合赫爾MBA的課程特色(比如實踐項目多、行業資源廣)來展開。
第二坑:以為“交完材料就完事”,錯過隱形考核
很多人以為材料交完就坐等offer,其實赫爾MBA的申請流程中有個“隱藏環節”——郵件溝通和面試細節。比如學校可能會發郵件讓你補充材料,或者突然安排面試。如果回復不及時,或者面試準備不充分,很可能被刷掉。
有個申請者就吃過虧:學校發郵件問能否提供更詳細的工作證明,他隔了一周才回復,結果名額已滿。還有人在面試時被問到“赫爾MBA的某門核心課對你職業規劃有什么幫助”,因為沒提前研究課程大綱,答得磕磕巴巴。
“躲雷”建議:
1. 申請期間每天檢查郵箱(包括垃圾箱),學校郵件通常要求48小時內回復;
2. 提前熟悉赫爾MBA官網的課程介紹,至少記住3門和你職業方向相關的課;
3. 面試模擬練習:重點準備“職業目標”“為什么選赫爾”這類高頻問題,回答時帶具體例子(比如參加過行業會議、做過管理項目)。
第三坑:推薦人“頭銜越大越好”?錯!
選推薦人時,很多人執著于找公司高管或大牛教授,但其實赫爾MBA更看重推薦人和你的真實交集。比如你讓一位只見過兩面的CEO寫推薦信,對方只能泛泛夸你“學習能力強”,不如讓直接帶過你的部門主管,具體描述你在團隊中的領導力案例。
之前有位申請人,推薦信找的是行業知名專家,但內容全是客套話,沒具體事例。結果學校要求重新提交推薦信,差點錯過申請截止日期。
“防坑”建議:
1. 優先選工作中接觸密切的上司或客戶,學術推薦人優先選指導過論文/項目的教授;
2. 提前和推薦人溝通申請方向,最好提供你的個人簡歷和申請動機,方便對方寫細節;
3. 避免推薦信內容重復,比如一封側重工作能力,另一封可突出學習或跨文化溝通能力。
對了說兩句
赫爾MBA的申請季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,避開這些常見坑,你的成功率至少能漲三成。如果擔心自己準備不到位,可以直接聯系學校招生辦確認細節(官網有郵箱和電話),他們的回復才是最權威的參考。
另外,赫爾大學對申請者的工作背景比較看重,如果你有創業、團隊管理或跨國項目經驗,一定要在材料里重點強調——這些都是加分項!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赫爾大學mba綜覽,QS排名、材料要求、學歷認可(赫爾大學mba的綜合了解)
法赫德國王石油與礦產大學mba2022年普遍招生的人數方面增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