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加技術大學
Riga Technical University
我里加技術大學MBA的情況,今天就跟研友們兒嘮嘮實在話。這所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百年理工強校,MBA項目確實有三大優(yōu)勢,學制靈活、費用親民、門檻適中。
先說大家最關心的學費問題。2024年最新政策顯示,全日制班總費用約合人民幣12-15萬(含注冊費、教材費),分三次繳納。非全線上課程便宜2萬左右,但需要每學期到校集中授課15天。悄悄說句大實話,這個價位在歐洲MBA里絕對算良心價,隔壁芬蘭的同檔次院校起碼貴5萬起。
申請條件方面把握三個關鍵點,
1. 學歷要求,專升本也能申請!只要學信網可查的大專+本科文憑,不強制要求學位證,這對很多自考本科的朋友特別友好
2. 工作經驗,最少2年管理崗經驗,但有個竅門——項目經驗很多的技術骨干也能破格錄取
3. 語言證明,雅思6.0或大學英語六級430分以上都行,實在沒證書的可以參加校方面試
別忘了注意兩個新變化,從今年開始要提交職業(yè)規(guī)劃書(500字英文),還有推薦信必須用學校指定模板。去年就有朋友因為用自己公司模板被退回耽誤申請,千萬別踩這個坑!
建議打算申請的朋友重點關注3-5月的春季批次,錄取率比秋季高出20%左右。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,雖然申請不難,但畢業(yè)論文查重率卡在8%以下,平時作業(yè)也查重,想混文憑的趁早繞道。
里加技術大學MBA論文查重標準有多嚴?
提到寫論文,最讓留學生頭疼的恐怕就是“查重”這一關。尤其是像里加技術大學(Riga Technical University)這樣的歐洲名校,對MBA論文的重復率要求到底有多嚴格?今天咱們就聊點實在的,結合學校規(guī)定和學生經驗,掰扯掰扯這事兒。
一、查重系統(tǒng)用啥?
里加技術大學用的是國際通用的Turnitin系統(tǒng)。這個工具在學術界幾乎是“標配”,數(shù)據(jù)庫覆蓋全球期刊、論文、網頁內容,連非英語文獻也能掃出來。學生提交論文后,系統(tǒng)會自動生成一份“相似度報告”,標紅的部分就是疑似重復內容。據(jù)在讀學生反饋,學校對查重報告的審核非常細致,教授甚至會逐條核對標紅段落是否屬于合理引用。
二、重復率卡到多少?
學校官方規(guī)定,MBA論文的重復率不得超過15%。注意,這個數(shù)字不含參考文獻和正確引用的部分。不過實際操作中,很多導師會建議學生把重復率壓到10%以內,尤其是核心章節(jié)(比如研究方法和結論),最好一句都不能抄。曾有學生因為引言部分引用過多(雖然標注了來源),重復率飆到18%,直接被要求重寫。
三、查的不光是文字
你以為改幾個詞、調個語序就能過關?太天真了!里加技術大學的查重不僅看文字重復,還會檢查數(shù)據(jù)、圖表和邏輯結構。比如,直接照搬其他論文的調研模型,哪怕?lián)Q了個說法,如果框架雷同,也可能被判定為“結構性抄襲”。MBA論文強調原創(chuàng)性和實際應用,學校尤其反感“模板化”寫作——比如案例分析部分套用現(xiàn)成的商業(yè)模型卻不注明出處,照樣算“高危行為”。
四、怎么應對才穩(wěn)妥?
1. 提前自查,交稿前先用Turnitin查一遍,某寶幾十塊就能買一次服務,比被學校打回來重修劃算。
2. 人話寫作,少用教科書里的復雜術語,盡量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概念。比如“波特五力模型”可以改成“分析行業(yè)競爭的五個關鍵因素”。
3. 引用要聰明,直接引用盡量不超過兩句話,且立刻跟上自己的分析。比如,“張三(2020)指出,數(shù)字化轉型是企業(yè)生存的關鍵(p.25)。結合本研究的案例可以發(fā)現(xiàn)……”。
4. 數(shù)據(jù)自己搞,問卷調查、訪談記錄這些一手資料,重復率幾乎為零,還能體現(xiàn)論文價值。
五、萬一超標了咋辦?
如果第一次查重沒過,學校通常會允許修改后重新提交。但別高興太早——重修次數(shù)有限,超過兩次可能面臨延遲答辯甚至重修課程的風險。更重要的是,教授會對你的學術態(tài)度產生質疑,后續(xù)指導可能更嚴格。
里加技術大學的MBA項目在國際上口碑不錯,對論文質量的要求自然不含糊。想順利過關,關鍵就一句話,把“抄”變成“用”,把“借鑒”變成“創(chuàng)新”。多花點時間啃文獻,理清自己的思路,比絞盡腦汁降重管用多了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