嶺南大學
Lingnan University, Hong Kong
"嶺南大學MBA官網到底怎么進",還有同學吐槽"網上搜到的全是中介廣告,根本找不到正經報名通道"。今天我就用大白話給大家掰扯清楚,從官網入口到學費明細,再到自己申請的全流程,看完這篇至少能省下找中介的五千塊錢冤枉錢。
1. 電腦端認準帶"edu"的正經網址
別在百度搜"嶺南MBA招生",前三條保準是競價廣告。直接在地址欄輸入官網域名(這里根據實際網址填寫),注意看后綴一定是".edu.hk"的教育機構專屬域名。要是看到".com"或者帶廣告標識的鏈接,趕緊關掉別猶豫。
2. 手機端三步直達報名頁面
打開官網先點右上角"≡"菜單,往下劃到"Admissions"招生專欄,選擇"Taught Postgraduate Programmes"授課型研究生,MBA項目就在列表第一個。記得收藏這個頁面,后續查申請進度都用得上。
2024年最新學費是港幣26.8萬,折合人民幣約24.5萬(按0.92匯率算)。這個費用包含:
48個學分的課程費用
教材和案例資料費
兩次企業參訪的交通
開學迎新活動費用
特別注意三個隱形費用:
① 留位費要交學費的30%,逾期不保留名額
② 往返香港的交通住宿自己承擔
③ 畢業典禮袍子租金要800港幣
1. 材料準備三件套:
工作證明別傻乎乎寫"工作經歷",要中英文對照寫清崗位職責和管理人數
推薦信找直屬上司比找大牛管用
英文成績單記得做學信網認證
2. 面試常見坑點:
被問"為什么選我們學校"時,千萬別說"因為學費便宜"
小組討論要當第二個發言的,既顯眼又不會槍打出頭鳥
穿著商務休閑就行,全套西裝反而像賣保險的
去年幫表弟申請時發現個規律:3月前交申請的拿offer最快,拖到5月的基本都在waiting list。要是工作忙沒空準備材料,官網有個"預審服務",上傳基本信息3個工作日內會反饋申請成功率,比中介的付費評估靠譜多了。
其實官網把所有信息都寫得明明白白,關鍵是很多人沒找對地方。下次遇到打著"內部渠道"旗號的中介,直接甩他官網鏈接就行。與其花幾萬找代申請,不如把這份攻略收藏好,自己動手十分鐘搞定的事,真沒必要當冤大頭。
嶺南大學MBA申請,全日制和在職班有什么區別?
一、課程時間怎么安排?
全日制班:主打“沉浸式學習”。周一到周五全天上課,和普通研究生差不多節奏。適合能騰出整塊時間、想快速完成學業的人。說白了,就是暫時放下工作,當回“全職學生”。
在職班:主打“工作學習兩不誤”。課程集中在周末或工作日晚間,有些項目每月集中上課3-4天。特別適合已經在職場扎根,想邊攢經驗邊拿學歷的上班族。
二、適合哪些人報讀?
舉個真實例子:去年有位學員在制造業干了5年,辭職讀全日制MBA,畢業后轉型進了咨詢行業。而另一位銀行中層選了在職班,兩年間不僅升了職,還帶著課堂學的知識解決了行里的風控難題。
全日制更適合:
工作經歷3年內的職場新人
想轉行或創業需要系統知識儲備
需要應屆生身份參加校招
在職班更匹配:
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中層骨干
企業出錢培養的儲備干部
需要即時應用所學的工作黨
三、上課內容有啥不一樣?
別看都是MBA,課程設置其實暗藏訣竅。全日制班的案例分析經常用跨國企業案例,教授會帶著做模擬商戰;在職班的課堂討論更側重現實問題,上周公司遇到的難題,這周就能拿到課堂里拆解。
實踐項目也不同:全日制常有海外訪學或企業實訓,而在職班更多對接學員所在企業的真實項目。比如去年某物流公司高管,直接把自己公司的倉儲優化方案當畢業課題做。
四、同學圈子差異大嗎?
全日制班里你會遇到:
剛工作兩三年的潛力股
海歸背景的“創二代”
準備接班的家族企業子女
在職班常見的是:
金融行業的部門主管
科技公司的技術負責人
自主創業的小老板
人脈資源各有所長:全日制同學可能成為未來十年的合作伙伴,而在職班的師兄師姐說不定就是你下個項目的甲方。
五、花多少錢值不值?
2023年學費參考:
全日制約18萬/年(含住宿)
在職班約25萬/全程(公司常會補貼)
別光看數字,要算隱形賬:全日制要放棄兩年收入,但在職班得兼顧工作和學習掉層皮。有個學員說得好:“晚上哄睡孩子再寫作業到凌晨的日子,比高考還拼。”
六、怎么選不后悔?
建議先問自己三個問題:
1. 現在放下工作兩年,回來后行業會不會變天?
2. 每天加班到八九點,還能保證上課出勤率嗎?
3. 是想系統重建知識體系,還是急需解決眼前問題?
親情提示:嶺南大學兩個班型的申請材料略有不同。全日制看重發展潛力,要突出學習能力;在職班更看實操經驗,申請時記得附上主導過的項目案例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南加州大學mba揭秘,能力提升秘籍,申請攻略,跨文化交際全知道(南加大mba揭秘,助你躍升職場高手)
哥本哈根商學院mba震撼來襲,學科多樣、報名靈活,證書榮耀盡在手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