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省理工學院
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(MIT)
"麻省理工MBA值不值這個價",作為在波士頓生活過5年的“懂行的人”,我掏心窩子說句實話,一年8.2萬美元的學費(折合人民幣約60萬)確實不便宜,但關鍵要看這筆錢花得有沒有"響兒"。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說,特別要提醒以下三類人謹慎考慮,
第一類,存款不足100萬的家庭。除了學費,波士頓房租每月2500美元起步,教材費、社交活動費每年還要多備10萬人民幣。我見過有同學為了省錢住郊區,結果每天通勤3小時反而耽誤學習。
第二類,沒有明確職業規劃的朋友。MIT的MBA最大價值在科技行業資源,去年畢業生平均起薪16.8萬美元。但如果你打算回國考公務員,這個文憑的性價比可能不如國內985碩士。
第三類,"跟風考研"的職場新人。這里課程強度極大,每周60小時學習是常態。去年有個工作3年的學員,因為扛不住壓力中途退學,白白損失40萬。
不過對于想進硅谷科技巨頭的朋友,這錢花得絕對值。舉個真實案例,我同學小王,讀完MBA后進谷歌當產品經理,起薪比讀之前翻了三倍。學校提供的創業基金、校友資源這些隱形福利,更是用錢買不到的。
要是真動心了,建議先做三件事,1.參加官網的線上宣講會(每月都有中文場)2.聯系在讀中國學生要課程表 3.算清楚兩年總預算(建議按150萬準備)。實在資金緊張的同學,可以關注"斯隆學者"獎學金,去年有5個中國學生拿到了全獎。
麻省理工MBA申請條件有哪些?
麻省理工MBA申請條件有哪些?看完這篇就全懂了
說到全球頂級商學院,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(MIT Sloan)的MBA項目絕對是金字塔尖的存在。每年都有大批職場人擠破頭想拿到入場券,但到底需要哪些硬性條件和軟實力?我結合官網信息和真實申請案例,給大家掰開揉碎了講。
一、學歷背景不能拖后腿
首先得有正規本科畢業證,專業不限。雖然官網沒寫必須985/211,但實際錄取中清北復交和海外名校畢業生確實占多數。GPA建議3.5以上(4分制),如果有工作后補修的量化課程證書會更吃香。
二、工作經驗不是必須但很重要
官方說接受應屆生申請,但2023屆新生平均工作年限4.7年。見過最年輕的錄取者是在谷歌AI實驗室有突破成果的00后技術天才,普通人建議至少攢夠3年拿得出手的實戰經歷。
三、GMAT/GRE得玩命刷分
GMAT建議沖700+,去年錄取中位數730。數學部分最好拿滿分,畢竟MIT骨子里透著理工科基因。用GRE申請的話,量化部分168以上才保險。有個小技巧,考完試記得勾選送分選項,能省200多美金快遞費。
四、英語成績別卡在門檻上
托福100分或雅思7.0是底線,但實際錄取者基本都在托福110+、雅思7.5+。有個朋友口語27分還被招生官夸"表達有感染力",所以練好即興演講能力特別關鍵。
五、推薦信要找對路子的人寫
別找只見過幾次的大老板,要找直接帶過你的上司。去年有個申請人讓合作過的MIT校友寫了推薦信,結果面試時招生官我就直接說"David說你項目執行力很強",這可比模板化的夸獎管用十倍。
六、個人陳述要講人話
千萬別寫"我要改變世界"這種空話。有個成功案例是這么開頭的,"在義烏小商品城做供應鏈優化時,我發現了三個反直覺的現象..."用具體案例帶出職業規劃,再自然過渡到為什么選擇MIT。
七、面試準備要下硬功夫
收到面試邀請就成功了一半,但別高興太早。準備十個工作場景的決策案例,重點突出數據分析能力。有個面試官曾打斷申請人問,"你剛才說的ROI提升數據,是用什么模型算出來的?"
八、申請材料別犯低級錯誤
成績單要中英文對照+學校公章,簡歷別超過一頁A4紙。有個申請人因為把項目獎金寫成"¥50,000元"被招生辦要求重新公證,差點錯過截止日期。
九、卡準申請截止時間
每年分三輪申請,以2024年入學為例,第一輪9月27日,第二輪1月17日,第三輪4月10日。建議趕早申請,去年第一輪錄取率比第三輪高出8個百分點。準備好材料后至少提前三天提交,別等到說一千,道一萬半小時系統卡死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