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尼西亞大學
Airlangga University
"去東南亞讀MBA到底靠不靠譜?聽說印尼大學的MBA學費要18萬,畢業到底能掙多少?"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聊這個事。
先說說真實情況。根據印尼大學2023年就業報告顯示,該校MBA畢業生首年平均年薪約合人民幣24-36萬。但要注意三點:第一,這個數據包含在印尼本地就業和回國發展的學生;第二,金融行業畢業生薪資普遍比制造業高40%左右;第三,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比應屆生起薪高60%。
舉個例子,我表弟去年剛從該校畢業。他之前在雅加達某中資企業做了5年市場經理,讀完MBA后跳槽到當地外資銀行,月薪直接漲到2.8萬人民幣,還不算年終獎。但同班的應屆畢業生小林,現在深圳某跨境電商公司做管培生,月薪1.5萬左右。
重點來了!這18萬學費花得值不值?咱們算筆賬:
1. 學費:18萬(含教材費)
2. 生活費:雅加達租房每月2500,兩年6萬
3. 機會成本:假設原有月薪1萬,兩年損失24萬
總投入約48萬
按畢業后年薪30萬計算,扣除當地25%個稅,實際到手約22.5萬。這意味著要2年多才能回本,這還沒算可能的漲薪空間。但要注意,該校MBA最大的優勢是東盟國家認可度高,特別適合想在東南亞發展的同學。
給準備申請的3個建議:
1. 35歲以上慎選,當地企業更傾向培養年輕管理者
2. 英語授課但最好會基礎印尼語,找工作時是加分項
3. 優先選有企業合作項目的方向,比如數字經濟、棕櫚油產業管理
別忘了:該校實行"寬進嚴出",去年有12%的留學生因論文未通過延遲畢業。論文答辯必須用英語,且要求有本地企業調研數據支撐。
說到這,可能有人要問:"那跟國內MBA比呢?"這么說吧,如果你盯著北上廣深的工作機會,國內985院??赡芨韵?;但要是想深耕東南亞市場,這里的人脈資源確實獨特。上次校友會,我遇到個學長,現在給印尼某省長當經濟顧問,這種機會在國內MBA圈可不多見。
去印尼讀MBA要學當地語言嗎?在讀生真實經歷分享
一、不會印尼語能活嗎?
我明告訴你:能活,但想活得滋潤,最好學點基礎。
印尼的MBA項目主要面向國際生,授課語言基本都是英語。從課堂討論到小組作業,再到和教授溝通,英語完全夠用。學校附近租房、超市購物這些日常場景,年輕人多少能用英語交流,大商場里甚至能直接用支付寶。
但出了校園,情況就不一樣了。打個摩的去老城區菜市場,司機大叔可能連“turn left”都聽不懂;辦手機卡、銀行開戶時,柜臺職員一緊張,英語水平直接退回初中課本。這時候會幾句印尼語,能少跑三趟腿。
二、學印尼語到底賺在哪?
1. 人情分直接拉滿
印尼人特別看重“本地化努力”。開學時我用蹩腳的發音說了句“Selamat pagi”(早上好),本地同學當場鼓掌,課后還主動帶我吃街邊攤。后來才知道,他們覺得愿意學印尼語的外國人“尊重文化”,交朋友門檻瞬間降低。
2. 砍價戰斗力+50%
學校后門的夜市攤,一聽你說英語,芒果開價3萬印尼盾(約14元)。換成印尼語問“Bisa kurang? 25 ribu ya?”(能便宜嗎?2萬5行不),老板大概率邊笑邊給你裝袋。
3. 實習機會更廣
雅加達的跨國企業雖然用英語辦公,但中小型本地公司更傾向會印尼語的實習生。我同班泰國妹子靠著A2水平的印尼語,拿到了傳統飲料公司的市場調研崗,跟著團隊跑遍了爪哇島農村。
三、怎么學最高效?
別急著報班!親測有效的野路子:
1. TikTok刷當地博主:搜關鍵詞“Bahasa Indonesia”,看教方言短劇的,比教材生動十倍
2. 和保安大叔嘮嗑:學校門衛通常熱情又耐心,每天路過練兩句“Sudah makan?”(吃了嗎)
3. 記住萬能詞“Bisa”:這個詞相當于“可以/能/行”,點菜時說“Pedas bisa?”(能做辣嗎),修電腦時說“Bisa perbaiki?”(能修嗎),實用度滿分
四、“上岸人”的大實話
我們班30個國際生里,完全不會印尼語的占一半。有人靠比劃手勢活成了校園傳奇,也有人三個月學會點菜、打車、罵插隊,被本地人認成“半個老鄉”。
個人建議:
如果你打算畢業后去新加坡或回國,重點攻英語就行
如果想進印尼本土企業,或者對中小創業公司感興趣,每天花20分鐘學基礎會話
千萬別有壓力!這里沒人挑剔語法,把“謝謝”(Terima kasih)和“抱歉”(Maaf)說順溜,已經能解決80%的問題
真實案例參考
同學小王,雅思7.5分但印尼語零基礎。有次深夜發燒,對著外賣APP上的“sup ayam”(雞湯)和“jahe”(生姜)抓狂,對了靠截圖發朋友圈求助。第二天痛定思痛,現在已能用印尼語在班群里講冷笑話了——雖然大家笑的是他的口音,但好歹溝通無障礙了。
所以哈,要不要學當地語言,關鍵看你想過哪種留學生活。反正記住一條:超市收銀臺前的長隊里,會印尼語的人總能被優先帶到快速通道——別問我怎么知道的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