瑪希隆大學
Mahidol University
"花三四十萬去泰國讀瑪希隆大學MBA,畢業能掙回來嗎?"今天我們就來掰扯掰扯這個事。先給大家講個真實案例:我表弟前年從瑪希隆商學院畢業,現在在曼谷某外資藥企做市場經理,月薪折合人民幣2.8萬,年底還有3-6個月獎金。這個薪資水平,在泰國本地絕對算得上金領階層。
要說瑪希隆的MBA,那可是東南亞商學院的扛把子。QS排名連續5年穩居泰國第一,光是校友里就有7個泰國首富。課程設置特別務實,光是醫藥管理方向就有12門實操課,很多教授都是跨國企業顧問,上課直接拿真實商業案例開練。
根據校方最新發布的就業報告,2023屆畢業生平均年薪折合人民幣約35萬。不過要細分的話:留在泰國工作的平均28萬,去新加坡發展的能到45萬,回國進外企的大多在30-40萬區間。有個在曼谷開民宿的學長說得實在:"這里賺得可能沒國內大廠多,但物價低哈,曼谷CBD兩室公寓月租才3000塊,生活品質完全不一樣。"
要說薪資天花板,還得看行業。醫療健康管理方向的畢業生最吃香,泰國前十大私立醫院的中層管理崗起薪就是25萬泰銖(約5萬人民幣)。有個學姐去年跳槽到新加坡的醫療集團,直接拿了年薪80萬人民幣的offer,不過人家有8年臨床經驗打底。
這里要提醒大家:別光盯著起薪看。瑪希隆MBA有個隱藏福利——校友資源。我認識個做跨境電商的老板,就是通過校友會認識了泰國海關的高層,現在清關速度比同行快一倍。這種隱形價值,可不是工資單能體現的。
當然,讀這個MBA也不是穩賺不賠。去年就有個朋友吐槽:"花了35萬學費,回來發現國內HR根本不認泰國學歷。"所以建議打算回國發展的同學,最好選雙學位項目,或者提前考幾個國際認證的資格證書。
對了說句掏心窩的話:要是打算在東南亞發展,瑪希隆MBA絕對值得投資;要是鐵了心回國卷,可能不如在國內讀個985的MBA劃算。畢竟教育投資這事兒,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【相關延伸閱讀】《瑪希隆大學MBA申請需要哪些條件?》
瑪希隆大學MBA申請需要哪些條件?
一、學歷門檻不算高,但得有“正經文憑”
首先你得有本科畢業證,不管你是全日制還是自考、成考,只要是學信網能查到的正規學歷都行。專業背景卡得不死,商科、工科甚至文科都能申請,不過要是想選他們的特色方向比如醫療管理MBA,有醫學相關背景會加分。GPA建議別低于3.0(4分制),要是畢業后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,2.8左右也有機會。
二、英語不用怕,兩條路都能走
語言成績認雅思和托福,雅思6.0或托福80分就能達標。有個特別的人性化設置:如果來不及考語言,可以先參加校方的英語測試,通過后直接讀正課,不用多花時間讀預科。去年有個做外貿的哥們兒,工作忙沒空備考,走這個途徑三個月就搞定入學了。
三、工作經驗不是死規定
和歐美MBA不同,這里不強制要求管理崗經驗。應屆生如果有實習經歷或創業項目也能試試,但要是工作過2-3年會更吃香。有個竅門:在個人陳述里多寫實際操盤過的案例,比如帶過5人團隊完成項目,比空談領導力理論管用得多。
四、準備材料要“走心”
除了常規的畢業證、成績單、護照這些,重點說說推薦信和面試。推薦人別光找職稱高的教授或領導,要找真正了解你工作能力的人。面試通常是網絡視頻,會問些像“為什么選泰國而不去歐美”這類問題,提前準備幾個具體例子,比如看重東盟市場潛力之類的實在回答。
五、時間線把握好別錯過
每年有3月和8月兩次入學機會,建議提前半年準備。比如想趕明年3月入學,今年9月就要開始聯系學校查最新要求,10月前考出語言成績,11月提交全套材料。遇到過學生卡著截止日期交材料,結果公證處排隊耽誤事的,早點準備更穩妥。
六、學費和獎學金
全英文授課的MBA總費用大概25萬泰銖(約合5萬人民幣),比歐美便宜不少。學校有企業合作獎學金和優秀新生獎學金兩種,前者要企業出具推薦信,后者主要看GPA和面試表現。當地生活費每月準備6000泰銖足夠,學校在曼谷市中心,住宿選輕軌沿線特別方便。
學姐提醒下,申請系統里有個隱藏選項:可以選擇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專業方向。比如第一志愿填國際商務,第二志愿填創新管理,這樣萬一第一志愿滿員了還能調劑,別傻乎乎只盯著一個選項填。材料提交后記得每周查郵箱,校方補材料通知經常藏在垃圾郵件里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