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商學院
London Business School
被問爆的倫敦商學院MBA項目,今天直接上干貨。我扒了官網數據,問遍在讀校友,還對比了國內頭部商學院,給研友們兒說點大實話。
先看硬指標:根據《金融時報》最新排名,倫敦商學院MBA畢業生平均年薪突破12萬英鎊(折合人民幣110萬+),五年薪資漲幅穩居全球前三。但別急著心動,先算筆賬——兩年學費約9.8萬英鎊(約合90萬人民幣),加上倫敦生活成本,總投入輕松破150萬。
重點來了!這錢砸得值當要看三點:
1. 課程設置賊實在,戰略管理課直接拿英國電信真實項目練手,金融分析課請高盛VP現場帶實操
2. 校友網牛到什么程度?去年有個學員通過校友內推,直接拿到麥肯錫倫敦辦公室offer
3. 隱形福利是語言環境,每周三場行業沙龍,跟投行大佬練英式商務社交
但有三類人勸退:
× 想快速拿文憑鍍金的(課程強度大,每周60小時學習打底)
× 工作經驗不足3年的(同學都是各領域老炮兒,小白根本插不上話)
× 打算回國考公的(體制內對海外MBA認可度你懂的)
最適合的五類人:
√ 外企中層想晉升全球管理崗的(畢業進聯合利華總部的大有人在)
√ 金融從業者轉戰國際投行的(校友在摩根大通能組個部門)
√ 家族企業二代要接班的(課程里的跨國并購案例實操性強)
√ 科技公司技術轉管理的(專門開設領導力實驗室)
√ 35歲想重啟職業生涯的(去年有個建筑師成功轉型私募)
別上當提醒:千萬別信保錄取中介!官網明確寫著重工作經歷和面試表現。有個朋友GMAT730被拒,反而有個680分但做過跨境并購的錄取了。建議直接參加學校線上Coffee Chat,招生官親口說他們最看重"能帶來獨特視角的候選人"。
倫敦商學院MBA申請條件,達不到這三點千萬別硬申
第一關:硬核學術背景,不是學霸就別湊熱鬧
LBS的MBA,最基礎的敲門磚是學歷和成績。學校雖然沒說“非985/211不要”,但實際錄取中,大部分學生來自全球頂尖院校。如果你是普通本科,GPA還不到3.5(滿分4.0),建議先掂量掂量。
GMAT/GRE成績更是關鍵。LBS官方沒設最低分,但根據往年數據,GMAT平均分700+,GRE換算后也得325以上。如果你考了三次還卡在650分,別頭鐵,要么繼續刷分,要么換賽道。
劃重點:如果學術背景一般,但有十年行業大牛經驗,可以試試用“職業成就”補短板。否則,還是老老實實先提升標化成績。
第二關:工作經驗不夠“亮”,秒變炮灰
LBS特別看重申請人的職業履歷。你以為隨便混個三年工作經驗就能申?天真了!學校要的是“有故事”的人。
1. 年限不是重點,質量才是王道:
官方要求至少2年工作經驗,但實際錄取中,平均工作年限5年左右。更重要的是——你做過什么?帶過團隊嗎?推動過百萬級項目嗎?如果簡歷上全是“打雜經歷”,大概率涼涼。
2. 行業多樣性加分:
LBS喜歡背景多元的學生。比如你做過投行又跨界科技,或者從工程師轉行創業,這種反差感很吃香。如果一直待在同一個崗位,建議在申請文書中突出“差異化成長”。
3. 推薦信必須“有分量”:
找直屬上司或業內大佬寫推薦信,內容要具體到案例(比如你如何帶隊逆風翻盤)。千萬別隨便拉個同事湊數——推薦人的江湖地位,直接決定你的可信度。
第三關:英語不行,直接勸退
LBS的MBA是全英文授課,還強調“課堂互動”。雅思7.5或托福110是基本線,而且單項分不能拉胯(比如雅思口語低于7.0)。
但光有分數不夠,面試環節才是重頭戲。考官會瘋狂追問:
你為啥選LBS而不是其他學校?
你能給同學帶來什么獨特價值?
職業規劃是否和LBS資源匹配?
口語磕巴、邏輯混亂的直接出局。建議提前練好“電梯演講”,把個人故事濃縮成1分鐘精華版,保證隨時能甩出干貨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句扎心的:LBS每年申請人數破萬,錄取率不到20%。如果上面三條有兩條不達標,真不如攢攢經驗再戰。畢竟申請費也不便宜,何必白送錢呢?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倫敦大學學院mba盛況,選拔訣竅(倫敦大學學院mba現場學習,實戰實踐)
倫敦商學院MBA魅力解析,多樣化課程與費用考量(探尋倫敦商學院MBA的吸引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