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塞克斯大學
University of Sussex
"我月薪6000多,普通二本畢業,現在做行政崗,讀蘇塞克斯大學的MBA到底有沒有用?"作為在英國讀過兩年書的老學長,今天就跟大家掰開了揉碎了說真話。
先說說這個學校的底子。蘇塞克斯大學在QS排名200左右晃悠,相當于國內985中游水平。他們家的MBA最出名的就是靈活——線上+線下混合授課,1年就能拿證,學費折合人民幣20萬出頭。這對上班族來說確實友好,不用辭職就能鍍金。
但關鍵問題來了:普通人讀這個到底劃不劃算?我調研了3個真實案例:
1. 小王(32歲,私企HR主管):讀完跳槽到外企,月薪漲了40%,但他說主要靠積累的英語能力
2. 李姐(38歲,事業單位科員:讀完工資沒漲,但競聘副處時加了分
3. 張哥(28歲,創業小老板):說同學資源幫談成兩個項目
重點來了:三類人最適合讀:
1. 體制內要評職稱的(省了國內聯考)
2. 想轉行到外企的(英語+學歷雙加持)
3. 做生意要門面的(國際認證文憑撐場面)
但要注意三個坑:
1. 別信"“抱過”"承諾,線上課也得真學
2. 留服認證要盯緊出入境記錄
3. 論文答辯得用英文,英語差的要三思
個人建議:如果單位能報銷部分學費,或者你急需學歷鍍金,這個確實比國內聯考省事。但要是純自費又指望立馬升職加薪,建議再想想。畢竟現在海歸碩士一抓一大把,關鍵還得看個人本事。
蘇塞克斯大學MBA申請避坑訣竅,這三點千萬要注意
一、別光看排名,研究方向得“對上號”
很多人選蘇塞克斯大學MBA,第一反應就是查QS排名、專業口碑,這沒錯。但問題出在——沒仔細看課程設置和導師方向。比如蘇塞克斯的MBA項目偏重“創新管理”和“可持續商業”,如果你奔著傳統金融或營銷去,可能發現課程內容跟預期有差距。
有個真實例子:去年一哥們兒沖著“國際商務”選了蘇塞克斯,結果上課發現大量案例圍繞環保企業和社會責任,跟他想學的跨國并購完全兩碼事。所以建議:官網的module handbook(課程手冊)一定下載細看,特別是選修課列表;LinkedIn上搜在讀學生或校友,直接問他們上課的真實體驗。
二、推薦信別隨便找人湊數
“反正推薦信就是走個形式,找領導簽個字就行?”——這想法分分鐘坑到你。蘇塞克斯的招生官特別看重推薦信的細節真實度。比如你夸自己“領導力強”,推薦人要是只寫“該員工表現優秀”而不舉具體例子(像帶頭完成某項目、協調跨部門合作),這封信基本白搭。
靠譜做法:
1. 優先找直接上司或合作過的客戶,別找“大title但沒交集”的高層;
2. 提前給推薦人列個你的成就清單(比如:2022年帶領5人團隊完成X項目,業績增長30%),方便對方寫具體案例;
3. 如果是畢業兩年內的申請人,一定要有大學教授的推薦信,別全用職場推薦人。
三、文書別搞成簡歷擴寫版
“Personal Statement就是把我干過的事兒再啰嗦一遍?”大錯特錯!蘇塞克斯的MBA文書最想看到兩點:為什么這個項目適合你+你能貢獻什么獨特價值。
避雷門道:
少用“I have strong leadership skills”這種空話,改成“在X項目中,我通過調整小組分工節奏,提前兩周完成客戶交付,這說明我擅長在壓力下協調團隊”(具體事件+能力體現);
一定要提學校和你的匹配點,比如:“我對貴校的‘社會創新實驗室’感興趣,計劃結合我的電商經驗,研究如何用商業模式解決偏遠地區物流問題”;
語法錯誤是大忌!寫完先扔進Grammarly過一遍,再找個英語母語的朋友潤色。
親情提示一句:蘇塞克斯MBA有輪次截止(Round Deadline),別拖到對了一輪。通常前兩輪名額多、競爭相對小,尤其是需要獎學金的同學,趕早不趕晚!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