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科技大學
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
臺灣科技大學MBA的學制是許多職場人最關心的問題。作為臺北市重點高校,臺科大MBA分為全日制和在職兩種培養模式,全日制標準學制2年,在職班2.5年,特殊情況可延長至4年。這里重點說說在職班的實際就讀情況。
一姐妹去年剛拿到臺科大在職MBA學位,他說實際就讀時間比想象中長,"平時下班要趕去上課,周末全天泡圖書館,遇到項目期還要請假。原計劃2.5年畢業,結果拖到3年才搞定論文答辯。"這種情況很常見,建議在職生預留3年左右時間。
申請方面需注意三點硬指標,①本科畢業滿3年(專科需滿5年)②需參加校方自主招生考試③要求提供英文能力證明(多益550或同級)。我強調一點,該校不接受同等學力申碩,想免聯考的建議考慮其他院校。
費用方面,在職班每學期學費約7萬臺幣,加上教材、研討費等,總花費約45萬臺幣。對比臺大MBA的60萬學費,性價比確實不錯。但要注意住宿問題,學校不提供在職生宿舍,外地學生要考慮通勤成本。
適合報考的三類人,1.科技行業從業者(該校強項在工程管理)2.計劃轉型管理崗的技術人員3.需要臺灣學歷背書的大陸臺商子女。不建議應屆生報考,校方更看重工作經歷,去年錄取者平均工齡4.2年。
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問題,
Q,上課時間怎么安排?
A,平日晚上6:30-9:30+周六全天
Q,論文要求嚴格嗎?
A,需兩位教授指導,查重率要求
臺灣科大MBA學費貴嗎?在職費用一覽
臺灣科大MBA學費到底多少?
先上干貨——臺灣科技大學MBA的學費,主要分成本地生和境外生兩種標準。本地生的費用相對親民,每學期學費大約在5萬到6萬新臺幣(約合人民幣1.1萬到1.3萬元),具體根據選修學分數量浮動。而在職專班(Part-Time MBA)的收費方式略有不同,通常按學分計算,單學分費用約☆5000新臺幣☆(約人民幣1100元),完整讀完整個課程需要36-42學分,總學費大概落在☆18萬到21萬新臺幣☆(人民幣4萬到4.7萬元)。
境外生的費用會高一些,每學分約7000新臺幣(人民幣1600元),總學費大概在☆25萬到30萬新臺幣☆(人民幣5.6萬到6.7萬元)。
在職讀還有哪些額外開銷?
除了學費,在職班的學生還得考慮其他雜費。比如,
1. 注冊費,每學期約2000新臺幣(人民幣450元);
2. 教材和資料,一學期下來大概3000到5000新臺幣(人民幣670到1100元),有些課程需要買原文書,價格會更高;
3. 交通和住宿,如果不住臺北,通勤或租房的開銷也得算進去。比如搭高鐵往返臺中臺北,一個月可能多花5000新臺幣;
4. 項目活動費,有些課程會安排企業參訪或海外交流,這類活動通常需要自費,一次可能支出1萬到3萬新臺幣。
把這些零零總總加起來,在職讀臺灣科大MBA的總花費大概會比學費高出20%-30%。
和其他學校比,臺灣科大算貴嗎?
咱們拿數據說話。對比臺灣幾所頂尖商學院的MBA學費,
臺大,在職班總學費約25萬新臺幣(人民幣5.6萬元);
政大,約22萬新臺幣(人民幣4.9萬元);
清大,約20萬新臺幣(人民幣4.5萬元)。
臺灣科大的學費區間(18萬到21萬)其實處于中游水平,比臺大便宜,但略高于清大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臺灣科大在產學合作方面挺扎實,尤其是科技管理領域,很多教授有企業實戰背景,課程也偏向實務操作,對想進科技產業的人來說性價比不錯。
值不值?關鍵看你怎么用
有人覺得花20萬讀個MBA不如去考證照,但這事兒得看長遠。臺灣科大的校友網絡在臺灣科技圈挺吃得開,比如臺積電、鴻海等大廠的中高層不少是校友。平時上課還能直接接觸到企業導師,甚至有些課程直接帶學生做公司真實項目。
另外,學校提供分期付款選項,壓力會小一點。如果手頭緊,也可以申請校內工讀或獎學金,不過名額有限,得提前準備材料。
臺灣科大MBA的學費不算便宜,但比起純理論教學的學校,它的務實風格和產業資源確實能帶來不少隱形回報。如果你打算在科技行業深耕,或者想借MBA跳槽到管理層,這筆投資還是值得考慮的。
學姐提醒一句,學費每年可能微調,建議報名前直接上官網查最新數字,或者打電話問教務處確認細節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臺灣大學mba解析,升職捷徑(臺灣大學mba學費情報,熱門必修課)
臺灣科技大學MBA大揭秘,職場新秀的秘密武器!報名攻略、學費揭秘、證書攻略一網打盡,成功之路從這里起航!
坎特伯雷大學MBA獨家解析,職場新秀的秘密武器!報名攻略、學費揭秘、必修科目一網打盡,成功之路從這里起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