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管理學院勒克瑙分校
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(IIM) - Lucknow
"我勸普通家庭學生別碰這個項目!"這是三屆申請者個人覺得出的血淚教訓。印度管理學院勒克瑙分校(IIM Lucknow)的MBA項目,被稱為南亞地區最難啃的硬骨頭。去年3271名申請者中,僅87人最終入讀,錄取率低至2.66%,比哈佛MBA還難進。
要進這道門得闖三關,CAT考試、小組討論、個人面試。CAT考試本身就是地獄模式——全英文的數學邏輯題,平均每題思考時間僅48秒。去年通過CAT初篩的考生中,85%栽在了英語商業案例分析環節。有個真實案例,孟買的工程師Rajat考了3年,前兩次都因小組討論時發言超過3次被直接淘汰。
備考這個項目必須準備三件東西,英語思維、商業敏感度、抗壓能力。建議每天做5個全英文商業案例分析,每周至少參加3次模擬小組討論。特別注意,考官特別反感標準化答案,去年有位考生背了20個模板案例,面試時被當場拆穿。
印度MBA留學值不值?三組數據說透
第一組數據,學費不到歐美的1/3
印度頂級商學院如印度管理學院(IIM),一年學費折合人民幣約8萬-12萬,加上生活費總開銷15萬左右就能搞定。對比歐美動輒50萬起步的MBA項目,這價格相當于直接“打骨折”。
但便宜不等于“水”。IIM的錄取率常年低于3%,比哈佛還難進。課程設置偏實戰,比如班加羅爾校區的“創業孵化營”,學生直接對接本地初創企業做項目,說白了就是“邊學邊干”。不過,印度的硬件條件確實不如歐美,宿舍、教室的配置可能讓人感覺“復古”,但教授團隊清一色是常春藤背景,學術水平在線。
第二組數據,75%畢業生進跨國企業
印度商學院的就業資源很“能打”。根據2023年IIM艾哈邁達巴德校區就業報告,75%的畢業生被亞馬遜、微軟、麥肯錫等跨國大廠招走,平均起薪折合人民幣約35萬/年。
這背后有兩個原因,一是印度本身是國際公司的“人才池”,比如谷歌CEO皮查伊就是印度校友;二是課程強調“全球視野”,不少學校強制要求學習印地語和英語雙語,實習機會也遍布中東、東南亞市場。想進外企或搞國際化業務的人,這種經歷挺加分。
第三組數據,70%學生選擇回國發展
過去五年,選擇讀完MBA回國的中國留學生比例從40%漲到70%。很多人原本計劃“留印度工作幾年”,但現實是——印度本土企業更傾向招本地人,外國人想拿到高薪崗得靠運氣。
不過回國后的出路反而更廣。舉個栗子,深圳一家跨境電商公司的HR說,“印度MBA的學生特別擅長成本控制和新興市場調研,尤其是快消、互聯網行業搶著要?!?畢竟國內懂印度市場的人少,競爭壓力反而小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點實在的
印度MBA適合兩種人,一是預算有限但想沖名校的,二是盯上東南亞、中東市場的。如果沖著“鍍金”“混文憑”去,勸你三思——那邊考試周通宵趕報告是常態,教授批作業的手比國內導師還狠。至于生活適應問題,恒河水肯定不喝,但街頭奶茶和咖喱角倒是真香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印度管理學院勒克瑙分校mba是否通過修滿學分的要求進入院校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