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普薩拉大學
Uppsala University
我普普薩拉大學MBA值不值得讀,今天我就用大白話給大家嘮嘮。這學校在業(yè)內確實挺吃香,但有些門道兒不提前了解真容易踩雷。
先說硬性條件,三點必須達標,
1. 學歷卡得不算嚴,大專就能報,但要求有5年管理經驗。我認識個開連鎖店的老板,中專畢業(yè)也通過了審核,關鍵是要有能證明管理能力的材料。
2. 年齡最好在28歲以上,去年有個26歲的小姑娘初審就被刷了,招生辦說太年輕的管理經驗不夠說服力。
3. 英語別發(fā)怵,雖然不強制雅思托福,但面試有全英文環(huán)節(jié)。建議提前準備些行業(yè)術語,去年有個做外貿的老哥,用散裝英語也過了。
學費這塊分兩種班型,
國內班6.8萬全程,寒暑假集中上課。注意教材費另算,大概2000左右
國外班貴些要12萬,但包含3個月瑞典校區(qū)游學。建議有外派需求的選這個,能接觸不少跨國公司資源
在職博士招生網提醒三個重點,
1. 推薦信要找直屬領導寫,別迷信找大領導。去年有學員讓董事長寫推薦信,反而被質疑工作真實性
2. 報名截止比官網寫的早半個月,今年就有兩個朋友卡著截止日交材料被拒
3. 面試別光說套話,多準備實際案例。有個做餐飲的學員講了疫情期間轉型外賣的故事,當場就收到offer
最后說句實在話,這個項目特別適合中小企業(yè)的管理層。我認識個開服裝廠的學員,讀完直接拿下了歐洲訂單。不過要是單純想混文憑的,勸你還是換個便宜點的項目。
普普薩拉大學MBA畢業(yè)難度大嗎?
【普普薩拉大學MBA畢業(yè)難度大嗎?真實體驗告訴你答案】
說到普普薩拉大學的MBA,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“含金量高”,但緊接著就會問,“畢業(yè)到底難不難?”作為一個接觸過不少校友和在校生的人,今天就嘮點實在的,不帶虛的。
一、課程設置,想混日子?門兒都沒有
普普薩拉的MBA課程安排是真緊湊。一周5天課,從早9點到下午4點是常態(tài),晚上還得騰時間讀案例、做小組作業(yè)。光拿第一學期來說,戰(zhàn)略管理、數據分析、國際商務三門硬課齊上陣,光閱讀材料每周就得啃掉200多頁英文文獻。有個朋友吐槽,“以為MBA就是搞搞人脈,結果比高三還拼。”不過話說回來,這種強度確實能學到東西,教授講課不照本宣科,動不動就讓你用模型分析真實企業(yè)的財報,沒點真功夫還真接不住招。
二、考試和論文,過不過得看“硬貨”
考試形式花樣多,閉卷筆試考理論功底,小組案例展示拼實操,個人論文要深度。最讓人頭疼的是期末大論文,光選題就得改三四輪,教授直接放話,“想隨便糊弄?查重率超10%直接掛。”去年有個哥們研究北歐新能源企業(yè),跑了兩趟哥本哈根做實地調研才過關。不過校方資源也給力,圖書館的行業(yè)數據庫全歐洲排得上號,導師還會幫忙對接企業(yè)高管做訪談。
三、時間管理才是隱形關卡
很多人低估了時間壓力。白天上課,晚上趕作業(yè),周末還得參加行業(yè)沙龍。本地學生大多拖家?guī)Э冢瑖H生要適應北歐氣候和語言環(huán)境(雖然上課用英語,但出了教室滿耳朵瑞典語)。有個學姐分享經驗,“每天雷打不動6點起床,先把當天的任務清單列好,不然肯定抓瞎。”建議想申請的同學,先把熬夜修仙的功力練起來。
四、教授眼里容不得沙子
這里的老師較真兒是出了名的。小組匯報時,PPT少個數據來源標注都能被當場揪住追問五分鐘。考試打分也狠,75分就算高分(滿分100),想拿90+?那得既有創(chuàng)新觀點又有扎實數據支撐。不過好處是教授們愿意花時間指導學生,郵件24小時內必回,辦公室隨時能約著聊思路。
五、畢業(yè)率數據背后的真相
官方說畢業(yè)率85%左右,看著不低是吧?但要注意這數據包含延期畢業(yè)的學生。實際上能兩年準時畢業(yè)的也就70%上下,掛科重修的、論文返工的大有人在。不過熬過來的校友都說值——企業(yè)認可度高不說,光是校友圈里那幫在宜家、愛立信當高管的師兄師姐,關鍵時刻能給的機會就夠本了。
說到底,普普薩拉的MBA不是地獄模式,但絕對是個“良心活”。課程設計務實,教授要求嚴,適合那些真想學本事的人。要是抱著鍍金心態(tài)來,勸你還是換個地兒。想順利畢業(yè),得踏踏實實把每一步走好,圖書館的燈可比北歐極光見得還多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普普薩拉大學mba教學之妙(普普薩拉大學mba費用與全球認可解讀)
普普薩拉大學mba培養(yǎng)應用型職業(yè)精英(普普薩拉大學mba的實踐導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