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臺北理工大學
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
"想讀國立臺北理工MBA需要啥條件?"作為去年剛上岸的“上岸人”,今天就跟研友們兒嘮嘮實在話。先劃重點,這所學校最看重的不是你的背景有多牛,而是這三個硬杠杠。
第一道門檻是學歷。雖說寫著本科畢業就行,但實際錄取中,80%以上都是碩士學歷。別忘了專升本的同學,一定要準備好專科和本科兩個階段的畢業證原件,去年就有朋友因為漏交專科證明被卡材料。
第二看工作經驗。官網上寫3年工作經驗,但別真卡著3年去申請。據內部老師透露,錄取者平均工作年限是5.2年。有個小竅門,管理崗位經驗比技術崗更吃香,哪怕你帶過3人小團隊,也比純技術崗有優勢。
第三是語言成績。別看學校在臺灣就以為中文授課,所有MBA課程都是全英文教學。托福80分是底線,但想穩過初審,建議刷到95+。去年申請季,有個朋友拿著雅思6.5去碰運氣,結果初審都沒過。
這里要別忘了,別被官網上"擇優錄取"四個字嚇住。去年我們那屆有個做餐飲的老板,學歷只是普通二本,但靠著10年實體店管理經驗照樣錄取。所以說,工作經歷這塊真有料的話,完全可以彌補學歷短板。
對了說個容易踩的坑,推薦信別找級別太高的領導。去年有個申請者找了集團副總寫推薦信,結果面試時被質疑"工作內容與推薦人層級不符"。找直屬上司或合作方負責人更穩妥,關鍵是要能具體說出你的工作細節。
國立臺北理工大學MBA學費貴嗎?
【國立臺北理工大學MBA學費貴嗎?真實情況聊聊看】
說到讀MBA,學費肯定是大家最關心的頭等大事。最近不少朋友問我,“國立臺北理工大學的MBA學費到底貴不貴?”今天就帶大家掰開揉碎了聊聊這事兒,給正在糾結的你一個靠譜參考。
先上硬數據,2023最新學費標準
根據校方公布的資料,國立臺北理工大學MBA全日制項目每學期學費約新臺幣5.3萬元,加上雜費、教材費,整年下來大概在12-14萬之間。如果是周末在職專班,由于修業年限較長(通常3年),總花費會略高2-3成。這個價位放在臺灣的公立大學里算中間水平——比臺大、政大便宜約20%,但比中南部公立大學稍高些。
值不值這個價?看三大隱藏福利
1. 企業合作資源多到用不完
北理工的產學合作在臺灣是出了名的,光是科技大廠專屬獎學金就有十幾種。像聯發科、臺達電這些企業不僅提供實習崗位,表現優秀的學員還能直接拿簽約金抵學費。
2. 教授團隊實戰派居多
教MBA的老師超過7成有企業高管經歷,有個教營銷的教授直接帶學生做臺北市政府的大型專案,這種實操機會很多私立學校根本搶不到。
3. 校友網絡覆蓋科技圈
在竹科隨便走進一家半導體公司,從研發到管理層都能遇到北理工校友。去年畢業的學長姐分享,光靠校友內推就拿到3個offer的大有人在。
省錢攻略,這些錢其實不用花
教材費可以省一半,很多課程改用電子講義,教授還會標注二手書購買渠道
國際交流有補貼,去日本、新加坡的交換項目,學校補助機票的30%
校內工讀時薪高,圖書館管理、實驗室助理的時薪比外面便利店多20塊
對比私立院校算筆賬
拿同樣在臺北的某私立名校對比,他們的MBA每年學費要22萬起,加上強制住宿費直接飆到30萬。雖然硬件設施更豪華,但論企業合作資源和就業率,北理工近三年數據反而領先5個百分點。特別是想進科技業的同學,省下的學費都夠買臺頂配筆電了。
特殊政策很多人不知道
家庭年收入低于120萬的申請者,憑稅單可以直接減免15%學費。今年新增的“新創產業獎學金”更狠,只要交得出創業計劃書,最多能拿到全額學費補助。教秘私下透露,這類獎學金實際申請成功率比官網寫的要高,因為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要主動問。
付款方式比想象中靈活
擔心一次性繳費壓力大?學校允許分三期付款,還能申請零利率的助學貸款。去年開始甚至能和指定銀行談“就業后分期”,找到工作再開始還錢,這對轉職念書的人特別友好。
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,國立臺北理工大學MBA學費到底貴不貴?關鍵看你想要什么。如果沖著鍍金光環可能不夠,但想要扎扎實實學本事、攢人脈,這個價位在臺北絕對算得上性價比之選。建議直接到校參加說明會,很多在讀生會分享他們怎么利用學校資源把學費“賺回來”的實戰經驗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國立臺北理工大學mba老板的推薦信和相關的工作經驗證明是十分重要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