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其大學
Ko? University
一同事在同學聚會上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,"花二三十萬讀個MBA到底值不值?"作為5年前咬牙辭職讀書的“懂行的人”,我掏心窩子說句實話,值不值全看這三個硬指標。
第一看"隱形校友圈"。去年我們班班長創業拉投資,三個投資人都是往屆師兄。真正的價值不在課堂PPT,而在酒局上遞出的那張名片。建議直接找招生辦要近三年校友名錄,看有沒有你想接觸的行業大佬。
第二看"實戰案例庫"。上周幫表弟對比了五所院校,發現有的學校還在用10年前的商業案例,有的已經用上了今年的直播帶貨數據。記住要問三個問題,案例更新頻率?是否有企業實地調研?畢業要不要交真實商業方案?
第三看"證書含金量"。別光盯著學校排名,重點看有沒有AMBA、EQUIS這些國際認證。去年幫公司面試時看到兩份簡歷,普通院校碩士和國際認證MBA,后者起薪直接高8000。建議上教育部涉外監管網查認證狀態,這個做不了假。
上個月回母校參加分享會,發現今年新增了人工智能方向,課程里直接帶學生做商業AI模型。所以說哈,值不值的標準也在變,關鍵要看你的需求是混圈子、學真本事還是拿敲門磚。
MBA學費最新排名
不少朋友在后臺問我,“2024年讀個MBA得準備多少錢?”今天咱們就來嘮嘮這事兒。直接上干貨,不整虛的,把國內外的熱門院校學費扒個明白,順便聊聊怎么選才不踩坑。
國內MBA學費TOP10,這些學校門檻高,錢包也得夠厚
1.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
全日制項目直接沖上41.8萬,比去年漲了3萬。不過人家確實硬氣,課程里塞滿了人工智能、大數據這些前沿內容,適合想往科技領域轉型的職場人。
2.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
39.8萬的學費看著嚇人,但校友圈含金量沒得說。有個在讀的朋友開玩笑,“光蹭飯局都能回本一半”。
3.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
今年漲到45.8萬(非全日制),魔都的成本果然不一般。不過他們的金融方向特別能打,券商、基金公司來搶人的場面堪比菜市場。
4.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
非全日制43.8萬,主打“創業孵化”。聽說去年有個學員靠校內資源拉到了天使投資,現在公司估值已經過億。
5. 長江商學院
68萬的學費直接登頂,但人家包了出國模塊的機票住宿。適合時間緊的企業高管,課程安排比普通MBA緊湊三分之一。
海外MBA對比,貴有貴的道理?
哈佛商學院
今年突破11.5萬美元(約合83萬人民幣),貴是真貴,但畢業生起薪中位數16.3萬美元。有個段子說,“哈佛的草坪上摔一跤,扶你起來的可能是某國部長?!?/p>
斯坦福大學
學費11.2萬美元,但硅谷資源獨一份。去年30%的學員還沒畢業就被科技巨頭預定,蘋果、Meta搶人直接開綠卡通道。
INSEAD歐洲校區
10個月速成班收費8.9萬歐元(約70萬人民幣),適合想快速鍍金的。校友分布在90多個國家,想開拓海外業務的人特別看重這點。
撿漏攻略,這些學校性價比意外高
中山大學管理學院,28.8萬拿下雙證,珠三角企業認這個牌子
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,19.8萬讀英國名校,還能分期付款
新加坡國立大學,37萬學費包實習推薦,留亞洲發展首選
有個在廣州做外貿的兄弟,去年選了暨南大學MBA,18.6萬的學費,結果課程期間對接上了跨境電商資源,現在公司流水翻了3倍。他說,“這錢花得比投廣告值多了。”
掏錢之前要想清楚的三件事
1. 回本速度,一線城市985院校的MBA,平均回本周期2-3年;如果單純為漲薪,不如先考證
2. 隱形成本,比如長江商學院要求至少3次海外訪學,自己還得貼進去小十萬
3. 人脈質量,某中部院校的MBA班,過半學員是中小企業主,這種圈子對創業者更實用
注意到個新趨勢,越來越多學校推出“校企合作班”,像浙大和阿里合辦的數字經濟MBA,學費32萬,但上課就在西溪園區,還能優先內推。這種定向培養的模式,可能比傳統項目更吃香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