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廷大學
Curtin University
最近很多朋友在后臺問,"科廷大學的MBA到底值不值得讀?"作為澳洲最早開設MBA項目的大學之一,科廷商學院確實有三大優(yōu)勢,QS五星認證、ACSB認證加持、課程設置實用。今天我們就用大白話把申請條件和學費說清楚。
一、申請條件有哪些硬指標?
1. 學歷要求,全日制本科畢業(yè)(自考本科也能申,但要評估成績單)
2. 工作經驗,至少3年管理經驗(管過3人以上團隊就算)
3. 語言成績,雅思6.5分(單科不低于6)或PTE58分
有個冷知識,如果工作滿8年,可以申請免GMAT!但需要提供詳細的工作成果證明。
二、學費到底要花多少錢?
2024年最新學費是,
全日制,約合人民幣28萬(1.5年制)
非全日制,約合人民幣32萬(2年制)
注意這兩個隱藏費用,
1. 教材費每年約3000元
2. 海外交換項目要另加5-8萬
建議選擇2月入學,能省1.5萬注冊費。繳費可以分期,最多分5期。
三、過來人的經驗分享
我采訪了3位在讀學員,他們個人覺得出三個避坑建議,
1. 推薦信要找直屬領導寫,不要迷信大咖背書
2. 個人陳述重點寫具體案例,少說空話
3. 面試必問,"為什么選擇西澳校區(qū)?"要提前準備
學姐提醒大家,科廷MBA有三次開學季(2月、7月、11月),建議提前6個月準備材料。現(xiàn)在申請還能趕上2025年2月入學的早鳥優(yōu)惠,最高減免10%學費。
科廷大學MBA畢業(yè)薪資調查報告
提到讀MBA,很多人最關心的就倆字——「值嗎?」尤其是學費不低的情況下,畢業(yè)后的「錢景」直接決定了這個選擇劃不劃算。最近,科廷大學MBA項目的畢業(yè)生薪資數(shù)據(jù)被不少網(wǎng)友翻出來討論,咱們今天就聊聊這事兒,順便看看真實情況到底咋樣。
一、科廷MBA畢業(yè)生能掙多少?
根據(jù)2023年的調查數(shù)據(jù),科廷大學MBA畢業(yè)生在畢業(yè)后12個月內,平均年薪集中在12萬至18萬澳元(約合人民幣56萬至84萬)。當然,這個數(shù)字不是「一刀切」。比如,進金融、咨詢行業(yè)的畢業(yè)生,起薪普遍更高,有人甚至第一年就突破20萬澳元;而選擇創(chuàng)業(yè)或進入中小企業(yè)的,初期收入可能略低,但后期增長空間更大。
有意思的是,不少校友反饋,薪資漲幅不光看行業(yè),還和「人脈」有關。科廷MBA的校友網(wǎng)絡覆蓋全球,尤其是在澳洲、東南亞和中國的資源很活躍。有人開玩笑說,「課上學的理論可能忘了一半,但認識的同學倒是真能介紹活兒。」
二、為啥有人賺得多,有人賺得少?
1. 行業(yè)選擇是關鍵
科廷MBA的強項在「實踐性」,課程里融合了大量商業(yè)案例分析,尤其適合想進能源、金融、國際貿易這些領域的人。比如西澳的能源產業(yè)發(fā)達,不少畢業(yè)生通過學校合作的企業(yè)項目,直接進了殼牌、必和必拓這類公司,起薪自然水漲船高。
2. 工作經驗是加分項
雖然MBA是轉型利器,但畢業(yè)生的薪資水平和入學前的工作經驗掛鉤明顯。調查顯示,有5年以上管理經驗的人,畢業(yè)后薪資平均比同齡人高出30%。說白了,MBA是「錦上添花」,不是「雪中送炭」。
3. 地區(qū)差異別忽略
留在澳洲工作的畢業(yè)生,薪資中位數(shù)比回國的更高。不過,近幾年選擇回國發(fā)展的校友也不少,尤其是在深圳、上海等城市,憑借科廷的國際認可度,進外企或跨國團隊的比例很高,待遇也不輸澳洲本地。
三、科廷MBA到底教了點啥?
很多人好奇,這學費花哪兒去了?科廷的課程設置挺「實在」,沒有太多虛頭巴腦的理論,反而側重教你怎么解決實際問題。比如必修課里的「商業(yè)決策模擬」,學生組隊運營虛擬公司,從定價策略到裁員危機都得自己搞定。有畢業(yè)生吐槽,「那幾個月熬夜做方案,比上班還累,但面試用得上哈!」
另外,學校還搞了個「行業(yè)導師」制度,直接請企業(yè)高管來帶學生。比如澳洲國民銀行(NAB)的高管就常駐科廷,帶著學生做真實項目。這種機會,說白了就是提前攢工作經驗。
四、想申請?先看這幾點
1. 別盲目沖名校,科廷在QS排名不算頂尖,但商學院有AACSB認證(全球不到5%的學校有),本地雇主認可度超高。
2. 攢夠經驗再申請,學校明確偏好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申請者,應屆生建議先工作幾年。
3. 英語不好慎選,課程節(jié)奏快,小組討論多,如果語言跟不上,很容易被作業(yè)「淹沒」。
最后說句大實話,讀MBA不是為了「拿證」,而是換圈子、攢資源。科廷的性價比在于「不搞虛的」,適合那些想踏踏實實學技能、順便擴大朋友圈子的人。至于薪資,只要行業(yè)選對、自身肯拼,回本也就是兩三年的問題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