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都大學
Kyoto University
說到京都大學MBA,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"難"。但具體難在哪?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講明白。
第一關是材料審核。別小看那幾張紙,去年我幫學生整理材料時就發現,京都大學特別看重"匹配度"。有位在制造業干了8年的老哥,業績亮眼卻連著兩年被拒,后來發現問題出在職業規劃書——他寫的全是技術革新,而京都MBA更關注商業思維轉型。后來我們把材料重點調整到"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方案",第三年直接拿到面試邀請。
第二關是筆試。京都的筆試跟國內聯考完全兩路,他們的綜合測試里案例分析占40%。去年有個考生,GMAT考了720分,結果案例分析部分只拿了C。后來發現他習慣套用模板答題,而考官更看重原創性解決方案。現在備考的建議是每周精讀3篇《日經新聞》商業報道,培養日式商業思維。
第三關是面試。去年有位考生日語N1,英語托業950,面試時卻被問懵了??脊俣⒅啔v里的"帶領團隊完成項目"追問,"具體怎么協調沖突?舉三個實際例子"。后來我們個人覺得出京都面試的"三三法則",每個經歷要準備3個具體案例,每個案例要有3個細節數據。
這里說個真實數據,京都MBA每年招30人,中國考生平均錄取率9.7%。但別被數字嚇到,去年有位寶媽考生,白天帶娃晚上備考,說一千,道一萬成功上岸。她的秘訣是抓住京都看重"社會貢獻"的特點,在申請材料里重點展示她組織的公益讀書會。
備考建議就三點,第一,提前18個月開始準備,特別是日語商務文書寫作;第二,找在讀學生要近三年真題,重點研究出題趨勢;第三,面試前務必做三次模擬,最好找日本人模擬考官。
想說的實在話是,京都MBA確實難,但絕不是高不可攀。關鍵要找準他們的錄取邏輯——他們要的不是最優秀的,而是最適合的。就像去年錄取的考生里,有個三本畢業但創業成功的案例,他的材料就重點突出了"實踐創新"。
京都大學MBA學費明細
說到去日本讀MBA,京都大學絕對是不少人心里的“白月光”。但光有情懷不夠,真金白銀的學費才是硬門檻。今天咱們就來掰開了揉碎了講講京都大學MBA的學費明細,打算申請的朋友記得拿小本本記好。
一、先交錢再讀書,入學必須繳納的費用
想進京都大學MBA的門,第一道坎就是入學金。這個錢相當于“占位費”,只要確定入學就必須一次性交清。2024年的標準是282,000日元(約合人民幣1.3萬元),注意這個費用不管你是日本學生還是留學生都一視同仁。
二、按年繳納的重頭戲,學費明細
正式入學后的學費分兩年繳納,每年標準為,
基本學費,535,800日元/年
設施設備費,181,200日元/年
教育充實費,50,000日元/年
算下來每年要交767,000日元(約合人民幣3.6萬元),兩年合計1,534,000日元(約合人民幣7.2萬元)。這里要注意,學校每年4月會調整費用,建議關注官網最新通知。
三、容易被忽略的隱藏開支
除了明面上的學費,這些錢也得提前備好,
1. 教材資料費,教授經常指定最新版英文原版書,平均每學期2-3萬日元
2. 案例使用費,哈佛商學院等機構的商業案例使用費約5萬日元/年
3. 海外研修,去歐洲或美國的企業考察,基礎行程至少15萬日元
4. 社交費用,參加各種企業說明會、校友聚會的交通餐飲支出
四、省錢小妙招,這些錢可以少花
1. 分期付款,學費可以分4期繳納(每學期交一次)
2. 獎學金,JASSO留學生獎學金每月4.8萬日元,約30%留學生能拿到
3. 打工許可,持留學簽證每周合法打工28小時,時薪約1000-1500日元
4. 教材二手群,前輩們的筆記和教材經常在留學生群里流轉
五、值不值這個價?“老江湖”這么說
認識個去年畢業的東北小哥,他算了筆賬,兩年總花費約15萬元人民幣,但畢業進了日立做戰略崗,起薪直接比國內同崗位高40%。他說課堂上跟著三菱商事的退休高管做實戰項目,這種機會在國內花多少錢都買不到。京都的物價雖然比東京低,但租個單間也要每月5萬日元起步,建議住學校提供的國際交流會館,能省三分之一房租。
看到這兒可能有人要問,比早稻田還貴值得嗎?這么說吧,京都大學的教授很多都是經團聯的顧問,企業參訪直接進的是京瓷、任天堂這種級別公司的本部。要是打算留日工作,關西圈大企業的招聘官看到簡歷上的“京都大學”四個字,可比普通私立大學管用多了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